您最弱的一環決定了您的能力。即便我們再厭惡一語中的的陳腔濫調,這句話仍然不失其道理。
供應鏈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商業網,其中每一個供應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您認為哪個環節最重要,只要其中任何一環出錯,整個供應鏈都會岌岌可危。現代的供應鏈已經從線性供應鏈演變成為彼此交織的網路,複雜程度越來越高。這裡以零售業為例。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指出,零售業正從傳統模式轉向直接出貨給消費者的方式。現在有百分之四十的品牌採用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策略,預測這類銷售業績的金額將在 2025 年躍升到 1300 億美元。僅 2017 年一年,直接出貨給消費者的銷售額就佔了 Nike 成長額的 70%。要因應這樣的轉變,就必須要有具備拓展能力的供應鏈。
那麼,供應商怎麼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做好了順應變化的準備?又怎麼知道自己能否妥善因應 2020 年以後的成長?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基本知識。
供應鏈管理是指規劃、監督以及控制商品在整個供應鏈流通的過程。我們會運用一套既定的工具和系統執行交易、管理供應鏈關係,以及控管流程。從原物料和生產到分銷及退貨,供應鏈管理 (SCM) 是供應鏈的引擎,負責供應鏈中每一個階段的表現。從食品飲料到零售、汽車、木材、醫療、管道、電機等等,各行各業都需要能發揮成效的 SCM。
在探討 SCM 是 2020 年及以後首要焦點的諸多原因之前,我們先複習一下 SCM 的關鍵要素:
規劃:確定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所需的資源和材料。
採購:評估、確定,以及向供應商購買商品和服務。
製造:接收原材料、製造以及測試成品。
分銷:購買並持有成品庫存,再將庫存賣給其他公司行號。
出貨與驗收:將商品或服務從產地運送到消費者的手上。
逆向物流:管理退貨、換貨、回收再利用以及棄置。
支援:進行所有與營運管理相關的支援活動。
現在我們知道各項關鍵要素了,那麼,現代供應鏈管理需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先複習一下基本知識。
要瞭解眼前情勢,就要知道過去的沿革。供應鏈管理的未來若能以過去的成就為基石,自然前景光明。
供應鏈管理早期理論可以追溯到 1911 年,當時的重點在於工業工程技術。Fredrick Taylor 是公認的工業工程之父,他出版了《科學管理原則》(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一書,探討如何改善人工負載流程。
1940 年,科學家們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要求繁複引發後勤管理問題所掀起的分析是否具有價值,這是運籌研究的開端。
1950 年的重點轉向物流管理研究,包括改善耗費人力的材料處理流程,例如棧板和棧板升高作業,以及倉儲佈置的空間安排。以船舶、火車和貨車進行商品複合運輸的作業也有諸多改善,並為未來幾年的 SCM 全球化奠定了基礎。
1960 年代,火車運輸模式大幅改為貨車陸運模式,因為後者比起前者更有彈性、更省時間。美國貨物分銷管理委員會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成立於 1963 年,目前已更名為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 (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CSCMP),該委員會重點研究了電腦運算在供應鏈管理中能夠發揮的作用。1960 年之前,所有交易皆採人工作業。
1970 年代初期,電腦運算資料在供應鏈管理方面仍十分罕見。研究人員決心開發電腦運算技術,改善從物流規劃和管理乃至於倉儲、庫存最佳化以及貨車路線等一切作業。當時,喬治亞理工學院 (Georgia Tech) 共開設以下三個部門,旨在研發能支援 SCM 的電腦運算技術:生產與分銷研究中心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Research Center)、電腦運算最佳化中心 (Computational Optimization Center),以及材料處理研究中心 (Material Handling Research Center)。所有研究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將電腦技術運用於供應鏈管理。
個人電腦時代來臨!個人電腦在 1980 年代興起,電腦運算資料從此成為徹底顛覆供應鏈管理流程的關鍵要素。透過試算表和地圖收集與儲存資料為資料運用開啟嶄新的大門。起初,人們對電腦的印象是昂貴且複雜的外來物。但是,企業很難置之不理,因為他們可以想見電腦能夠發揮的威力。
開始採用電腦運算技術後,改善最多的 SCM 要素是物流。物流是供應鏈管理流程中包含流動性最大的環節的要素,包括產品和服務的流入、流出以及逆向流通,而電腦靠著簡化流程與減少浪費來提高利潤率。這時,企業見識了電腦的威力。電腦運算物流爆炸成長,帶動了對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ERP) 的需求。一路上難免會有障礙,但到了 2000 年,大多數企業已經採用 ERP 並推動成長發展。
ERP 讓企業得以掌握大量資料,打開了新的大門。這大幅改善了供應鏈管理流程,並引領企業進入 SCM 的全新紀元。2010 到 2020 年,電腦速度和儲存空間的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即時資料和分析等概念開始當道,這些技術現在不但能供 IT 部門採用,車間的技術使用者用起來也得心應手。
2010 年之前,智慧型手錶或 iPad 尚未問世!2020 年,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比起短短 10 年前,SCM 局勢也不可同日而語。舊型系統已經除役,SCM 的物聯網 (IoT) 成為現實。智慧型技術、精密軟體、行動網路以及雲端運算將資料點整合起來、消除盲點,而且能夠預測未來。
行銷全球化,消費者對即時出貨的需求攀升、電子商務,以及激烈的競爭對產業形成了深遠影響。我們現在正在邁入工業 4.0,這是工業革命的嶄新階段,注重互通能力、自動作業、機器學習以及即時資料。工業 4.0 運用物聯網和智慧製造技術,將實際生產和運作與智慧型的數位技術與大數據結合,從而改善 SCM。
根據《Entrepreneur》雜誌的報導,全球供應鏈管理產業的業績可望在 2022 年達到 1.3 萬億美元。此外,智慧型雲端 SCM 軟體是推動這股成長趨勢的核心。好消息是,現在新技術成本更低,也更簡單易用。各組織的情形不盡相同,但自 2020 年起,所有組織都要面臨一項共同的挑戰,那就是要跨作業流程、合作夥伴以及消費者實現互通和取得即時見解。
朝未來發展的 SCM 軟體也迅速採用人工智慧 (AI) 技術,這些軟體採用預測分析和演算法之類的智慧工具,進一步識別模式以及潛在的中斷。地理編碼自動作業和需求預測將推動成長並減輕風險。現在我們有能力完全善用整個供應鏈,將其範圍擴大到第三方物流公司 (3PL),甚至是 4PL、5PL 等等。產業專用軟體和依據公司需求打造的程式觸手可及,正在改變著整個 SCM。
資料是王。根據 IBM 的研究,在 2017 年,一個普通的供應鏈所存取使用的資料是五年前的 50 倍,但分析資料量還不到四分之一。蓬勃發展的企業會採用完善的智慧型 SCM 軟體,而且能夠分析大量資料。再者,它們能夠運用簡單易用的行動裝置,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使用者呈現資料。
現代供應鏈的複雜程度前所未見,但採行 SCM 軟體卻不必如此。ERP 軟體開發人員已經消除整合過程的臆測和障礙。大多數系統皆可分為內部或雲端兩種用途。理想的情況是,系統可以從內部遷移到雲端。現代軟體工具能輕鬆整合多據點功能,讓整個組織的事務更加精簡。此外,最好不需要借助中介軟體或介面維護這些工具。好的 SCM 會將資料處理得盡善盡美,以利提供:
企业決定停下追趕腳步,改採更加先進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後,就能獲得競爭優勢,使業務更容易因應未來的需求。
我們舉 Advantage Industrial Automation 為例。Advantage 提供工業控制與自動作業解決方案,客群涵蓋數個產業,包括食品飲料、水利和廢棄物管理、消費品、材料處理等等。爾後,該公司成為 Graybar 的子公司,Graybar 是頂尖的電機、通信和資料網路產品分銷商,當時的 Advantage 期望能進軍新的市場和領域,卻在合併過程中遭遇障礙。併購業務相當複雜,他們需要一套解決方案,精簡內部流程,以利掌握並深入瞭解關鍵資料,同時擴大規模、繼續成長發展。
該公司後來採用具有智慧功能且可擴充的供應鏈管理軟體,得以自動處理並加速作業流程、精簡電子商務交易、簡化控制程序,並且精簡多廠商自動作業流程。他們還能加快速度,分析更多資料。
「我們能快速處理訂單、購買產品,也能更快將產品出貨給客戶...[Epicor 軟體] 幫助我們大大減少錯誤。」
供應鏈管理協同作業要發揮成效,就必須採用由經驗豐富的 SCM 和 ERP 軟體供應商開發的智慧型系統。Epicor 協助 Advantage 整合各項解決方案,讓供應鏈變得更好、更能因應長期成長發展的需求。
科技顯然是現代供應鏈管理作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發現實體和資訊方面的潮流不斷成長,這讓企業更需要整合式、可擴充且可調整的系統。想要全面瞭解全球化市場有多麼錯綜複雜看似令人生畏,但鑽研這個領域的專家已經開始善用科技,並開發出經濟實惠、簡單易用的整合式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
探索頂尖的供應鏈管理軟體解決方案,所有解決方案全是出自擁有數十年企業資源規劃經驗的公司之手。
如需深入瞭解供應鏈中斷相關資訊,以及最好的因應方式,請參閱 Epicor 總裁 Himanshu Palsule 撰寫的這篇文章。